登录      注册 ,网站注册用户数2299 官方QQ群:297020
如果你看不到完整的标题,别气馁,试试将光标移到它上方!
您的位置: 首页 > 转载 > 杂谈 > 总是想要「坚持到底」,是时候学会放手了

总是想要「坚持到底」,是时候学会放手了

2016年1月2日 来源:知乎

你为什么学不会放手?|过度坚持可能给你带来的危害

“Life is a balance of holding on and letting go. 生活是坚持和放弃之间的平衡。”

—— Keith Urban 澳大利亚乡村歌手

近两年,一个古老的概念——Grit(坚毅),在美国重新成为最风靡的教育理念。什么是 Grit?在韦氏词典中,它的原义是沙砾,指那些坚硬耐磨的沙子,后来被引申为“坚定的精神和信念”,意义近似于 perseverance(毅力)。

2013 年,美国心理学家 Angela Lee Duckworth 在 TED 讲述了自己关于 grit 的研究,使得这一概念备受追捧。Duckworth 27 岁的时候到纽约的公立学校教 7 年级数学,教书的过程中她发现,高智商似乎和成才并无绝对关系。随后,她回到学校,开始研究什么因素最能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最终得出的答案是持久的坚毅:那些年复一年坚持着的学生笑到了最后。因此,她大力倡导教育中不能忽略坚毅(grit)的提倡。她对 grit 的解释是:“向着长期的目标,持续地保有激情,即便历经失败,依然能够坚持不懈地努力下去”。

坚持到底毫无疑问是个优秀的品质。很多时候,我们都认为我们的失败和我们无法坚持有关,比如没能成功减肥、没有学好一门语言等等。在美国心理学学会(APA)于 2011 年进行的国民压力调查 “Stress of America” 中,报告改变自己的最大阻碍时,报告为“不能坚持”的人是最多的(27%)。

但我们可能不知道,坚持有时也会给我们带来危害。我们今天来聊一聊坚持,以及它的反面:放弃。

坚持一定有好结果吗?

面对对坚持的一片溢美之词,也有人提出质疑,比如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 Gate Lucas。她通过实验证明,坚持的确会带来负面影响:那些执着于手头的任务,冒着影响到整体表现、收入的风险也要坚持下去的人,可能会因为过于雄心勃勃而事倍功半。

2015 年 10 月,她与南加州大学、西北大学的其他研究者在“个性研究杂志”上发布了一项成果。他们让 400 多名大学生进行了 3 组测验,分别是语言测试、数学测试和电脑游戏。在此之前,根据他们对一系列例如“挫折不会让我气馁”、“一旦开始,我就一定要完成它”这样的表述的认同度,先给这些被试的坚持程度做一个评估。

这 3 组测试都在被试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进行了处理,使得每项测验里都存在着一些不可能被解答出来的题目及极难的题目(按照答题技巧来说,是需要跳过的),同时,测验和游戏都被操纵向着被试会输掉的趋势发展,做题的人会感觉自己在攀登一座永远到不了顶的山峰。而参加考试的人也会事先被建议说,为了尽可能多地做题,你应该跳过一些非常难的题目。

第一个测试是 20 分钟的填字游戏,基于 SAT 考试的模型设计,每做对一个测验,就会获得 100 美元的奖券。在这些填字游戏中,均匀地分散着 16 个不可能被做出来的词,和 21 个非常难的词,比如“kismet”。那些在此前关于坚持的评估中获得高分的人,总是想要尝试猜出所有的词,而不会选择跳过那些不可能猜出来的和难度极高的词,从而陷入僵局。

第二个测试是电脑游戏的练习,坚持程度高的被试们也会在被困住时不断地尝试更加努力,然后失败。

第三个测试是数学游戏。他们被承诺:当遇到困难时,可以选择中断比赛并退出,得到 1 美元;也可以坚持做下去,如果成功则得到 2 美元的奖励,失败则分文没有。那些坚持水平高的人,宁愿承担一无所有的后果而选择继续,但并没有比那些更容易放弃的同伴解出更多的题目来,即便他们对结果的预期更加乐观。

什么样的坚持是有害的?

“有太多人在倡导坚毅了。保有坚韧不拔的品质是非常重要的,但有时,你的努力就是会不起作用,或者当下的条件和资源无法让你获得成功。” Gate Lucas 说,根据大样本的研究,坚持不懈的人的确比不坚持的人成功的比例更大。但如果他们能够小心谨慎地决定该在何时何地运用自己坚韧的品性,便可以将潜力更大地发挥出来。“你应该知道什么时候重新评估,选择退出和放弃,而不是盲目地向前。

对于那些不计成本和后果,一味坚信自己会战胜失败的行为,Gate Lucas 称之为“昂贵的坚持”(costly perseverance),这样的坚持降低了效率,增加了负担。有时候,人们陶醉在这种“永不放弃”的信念里,误以为付出得越多,得到的也就越多,最后变成了自我欺骗,在头脑中制造出自己并不平凡,或一定能够实现梦想(事业成功或赢得爱人等)的幻象来。

当我们对于坚持深信不疑时,就会从脑海中搜寻各种各样对它有利的证据,这时,我们会陷入确认偏见(confirmation bias)。确认偏见是指个体倾向于有选择性地回忆和搜集细节,来证明自己的信念或猜测,忽略与自己想法相悖的信息(典型的例子如星座)。它不是一种故意的自我欺骗,但仍然是在自我欺骗。

你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评估你目前的坚持是否是有益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后,你是否能看到有好的结果的可能?

•你在努力地解决这个问题,但成败与否的影响因素取决于他人?

•是否因为你坚持的这件事,已经让你对自己的感觉和评价变差了?

•为了这件事,你是否已经忽略了生活的其他方面?

如果客观评估和内心的直觉都在告诉你,这件事不值得你再这样坚持下去,那么你可能是误用了你的坚持和韧性

有一些人不懂得放弃的重要性

一系列心理学研究分析了与坚毅相关的性格要素,发现以下这些人更爱坚持,无法忍受半途而废。他们从坚持中获益,但也有误用坚持、把自己困住的风险:

1. 责任心强的人以及神经质性格明显的人

Duckworth 研究了大五人格与坚毅的对照性,发现责任心与坚毅的性格相关性最强,其次是神经质,也就是说,有责任心、自律性强的人,及比较焦虑、冲动、压抑、脆弱的人都更容易坚持。而随和、外向、开放这三种人格特质则与坚持的品质关系不大。所以当别人夸你总是能够坚持的时候,不要以为一定是夸你,可能是表示神经质水平比较高。

2. 教育水平更高的人

在同年龄段的比较中,那些更爱坚持的人有着比其他人更高的学历。其中,本科以上(不包括)教育背景的人是坚持程度最高的,他们也有着相对更少的工作变动。而重点大学本科的人的坚持程度也要显著地高于更低学历(普通学院、高中和初中)的人。

3. 非常优秀,但不是最顶尖的人

Duckworth 针对宾夕法尼亚大学 139 名优秀的大学生进行了跟踪研究,这些学生的 SAT 平均成绩是 1415 分(满分为 1600),处在所有考生中前 4% 的水平。她发现,这个群体的坚持程度比其他学生更高,且坚持程度与 GPA 基本成正比,即从整体上来说,越懂得坚持的人,学业成绩越优秀。只有一个例外:那些极少数的最顶尖学生的坚持程度并不如次好的学生。对此,她认为原因在于,顶尖学生的智商过高,以至于不用太努力就能考第一;而次优秀的学生则会加倍努力去追赶他们(这才是智商碾压,感受到了世界的恶意有木有 orz)。

4. 上一代的压力水平也比较高的人

瑞士学者通过对动物的行为研究延伸到对人的研究,发现紧张的父母会造就紧张的孩子:如果上一代的压力水平比较高,那么下一代也会压力水平高,从而会在今后的人生中更具有毅力和韧性(resilience)。并且,通过脑部和基因研究,他们倾向于认为基因的影响超过环境影响

但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那些在早年的家庭环境里承受着较多的压力,特别是遭受过创伤事件的人,在未来面对困难时也表现出了更多的坚持,坚持的习惯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但同时也提高了边缘型人格障碍和抑郁症的发病率

5. 更以自己为豪的人,而不是自我控制程度更高的人

美国东北大学的研究表明,那些更以自己为豪(pride)的人会更容易坚持下去,即便是在面对他们非常反感的任务时。而与我们想象中不同,自我控制程度则对坚持程度没有太大的影响,只有在与在意自己的成就同时存在时,才与坚持程度形成正相关。除此之外,自我满足感和自我评价水平(自尊)也与坚持程度的关系不大。

你一定要学会放弃

既然坚持是两面的,我们应该如何运用好坚持的品质,避免误用呢?

Gate Lucas 说,坚持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手段。真正的坚持是聚集你全部的力量和注意力,抓住你所真正喜爱的、力所能及的事情,放弃那些在你掌控范围之外的事情。它不是一种被动的对自己的要求,更不是一种习惯和执着。它应该是一种主动的选择,你能够把握节奏,决定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退出。因此,在决定坚持之前,你需要确定自己所坚持的是什么,评估这个目标值得自己付出多大的努力

在逆境下的坚持是一种可贵的意志品质。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逆境是无法逾越的,有些任务是不值得你去完成的,无论你多么坚持,可能都是徒劳。可惜的是,我们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一直都在奖励坚持,惩罚放弃,没有人教我们如何在合适的时间,用合适的方式放手。而偏偏只有那些懂得如何放手的人才能过得好这一生。

放弃并不意味着失败。人生就像一场持久的考试,如果你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根本不会听你说话的人说话,上着你没必要上的课,做着永远不能发挥自己能力的工作时,我们都需要跳过那些难题,来让自己在有限的时间里回答更多的题目。而像一切品质一样,放弃也需要把握时机。有些人会太快地逃走,看了困难一眼就决定放弃;有些人放弃得太晚,觉得再坚持一会,事情总会发生转机。还有一些人,他们永远不明白什么是放弃,因为不愿意被叫做 quitter,而永远待在坏的境况里。

你需要追求卓越,但不是事事完美;你应该运用坚持来帮助自己,而不是伤害自己。在每一次你感到坚持了太久的时候,不妨停下来问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这样?我在坚持的究竟是什么?然后,你可能就会自己给出答案。

以上。

原文发表于:你为什么学不会放手?|过度坚持可能给你带来的危害

References:

Lucas, G. M., Gratch, J., Cheng, L., & Marsella, S. (2015). When the going gets tough: Grit predicts costly perseverance.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59, 15-22.

Rizzo, A., Buckwalter, J. G., John, B., Newman, B., Parsons, T., Kenny, P., & Williams, J. (2011). STRIVE: Stress Resilience In Virtual Environments: a pre-deployment VR system for training emotional coping skills and assessing chronic and acute stress responses. Studies in health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cs, 173, 379-385.

Williams, L. A., & DeSteno, D. (2008). Pride and perseverance: the motivational role of pride.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94(6), 1007.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 : knowyourself2015

---------------------------------

发自知乎专栏「Know Yourself

   

0/255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为您推荐
沪江网校
Copyright © 2014-2025 森林的角落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