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网站注册用户数2255 官方QQ群:297020
快来测试一下你对本网站的了解有多少!
您的位置: 首页 > 转载 > 杂谈 > 如何才能实现我想要的改变?|改变的6阶段模型

如何才能实现我想要的改变?|改变的6阶段模型

2016年4月16日 来源:Knowyourself

article_20160416-2_1.gif

每个人每天都要面对或大或小的改变。有时可能是改行、选专业院校、结婚等人生大事上的改变;而有时它只是需要多吃一点蔬菜,睡前少吃东西这样的小事。而改变的奇妙之处就在于:无论改变有多大或多小,它总是遵循着同一种“改变发生”的规律

无论是任何一种改变,哪怕看起来很小,只要是改变,学者们认为,它们的实现都是十分困难的。那么与“改变发生”相关的规律和理论有哪些?动机是激发我们,让我们愿意努力实现改变的核心要素。动机水平的高低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我们今天要聊的是“改变与动机”

改变与“舒适区”的关系

改变意味着你将遭遇陌生、不确定和冒险。它们会让你焦虑。

要说改变,不得不说到的一个概念就是舒适区(comfort zone)。这个名词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它最早是一个地理词汇,用来形容那些气候宜人、四季如春的地区。随后,它慢慢衍生出了心理学的含义,也一度成为被成功学热炒的概念。关于“舒适区”,Alasdair White在2009年提出的“舒适区”定义是:人把自己的行为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人对这个范围内的人事都非常熟悉,从而有把握保持稳定的行为表现。

1.一个人的舒适区域范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一开始,可能都只有很小的一块舒适区。但也有一些人成功地不断拓宽了ta的舒适区。

2. 一个人在舒适圈内部会觉得最舒服,但如果一直只站在舒适圈里,这个人的舒适圈领域可能就永远无法拓宽了。他就只能在可选范围很有限的已知区域里选择生活。对于做出这样选择的人来说,改变很难发生。——因为改变一定包含了未知的冒险,而这不是舒适范围内部能找到的东西。

3. 一个人如果不够准备好,仓促地一下子跳出舒适区域太多,往往这个个体会因为感受到太过不适,而很快不得不退回到最初的舒适区内。同时还会损耗个体想要改变的信心和动力

4.那么真正的成长和改变发生在哪里呢?“我们需要一些让我们不舒服、但是充满创造力的空间。如果你太过舒适,就会缺乏创造力。” Daniel H. Pink说。

真正的成长其实发生在舒适区域的边缘上。站在自己舒适区域最接近外部世界的边缘上,会让你稍有些不适,又觉得还能忍受。你应该尽可能多地站到舒适区域的边缘上去,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那种不适感下降或消失,此时就是你的舒适区域被扩大了,原本是边缘的位置,已经能够让你得心应手。——这时,不要忘了再往边缘亲近一步。

例子:一个想从体制内走出来的人,在没有对外面市场有足够了解的情况下裸辞了,一年后由于发展不好,还是回到了原来的工作岗位。这里我们看到Ta在跳出舒适区域时太急,一下子离开太远,导致自己无法承受,只好退回舒适区域中。是一个改变失败的例子。

article_20160416-2_2.jpg

改变的6阶段变化模型

如果说舒适区理论是从个体心理状态突出的,那么,每一项改变,无论大大小小,它们的发生有规律/理论可循么?

James Prochaska和Carlo Di Clemente在1977年提出了行为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stages of change model),这个模型最初用于解释吸烟的人如何戒烟的过程,它的核心观点是,行为的改变是由一连串事件(各个阶段事件)组成的连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事件

他们认为,无论大小,任何一项行为(不管是减肥还是失恋还是换工作)的积极改变,都必经以下6个阶段:

请你想一想你目前人生中最想实现的改变,然后参照以下6条对应看看自己现处什么阶段?

1.前意向阶段(Pre-contemplation):也称为“无打算”(not ready)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体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存在问题,可能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也都没有改变自己行为的打算。

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需要有一个关心你的人或专业人士,来帮助你发现你的问题,向你解释你的行为可能的不良影响/危险性。

2.意向阶段(Contemplation):也称为“打算转变”(Getting Ready)阶段。此时,个体意识到了行为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明白改变可能带来的好处,打算在未来6个月内行动,但同时意识到改变会有一些困难障碍。

如果你在这个阶段,关心你的人或专业人士,帮你衡量行为改变的得失,从而促进你对于“要做出行为改变”的正性期望。

3.准备阶段(Preparation):也称为“准备转变”(Ready)阶段。此时个体已经下定决心要改变,且已经打算在未来一个月内改变自己的行为。

如果你在这个阶段,你可以找关心你的人或专业人士,帮你确定行为改变有哪些障碍,有什么解决的方法?尽可能多的获取社会支持,激发自己的潜能;可以将行为分解为一些更容易实现的小的任务目标。

4.行动阶段(Action):这个阶段是指在过去的6个月内,行为已经开始有所改变。

在这个阶段,个体需要大量的社会支持,身边的人要经常对ta强调长期坚持的好处。

5.保持/巩固阶段(Maintenance):是指新的行为已经持续6个月以上。

在这个阶段,个体仍然需要长期支持,及时奖励自己一点点小成就,预防复发。

以上5个阶段其实已经囊括了一个人行为进行正向改变的阶段,但是,改变还有一个阶段:

6.复发阶段(Relapse),指的是人的行为随时随地都有返回至原先状态的可能。如果进入了复发阶段,就应该评价复发的原因,重新评估改变的动机和障碍,提前采取更强的干预措施。

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在被提出后,不仅广泛运用于物质成瘾戒断,也在健康行为的促进(比如控制饮食、长期锻炼)上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在面对人生任何一个负性的状态时,你都可以试着用这6个阶段来评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然后有目标的向下一个阶段推进。最终帮你实现改变。

这个模型的核心观点,实际上是在告诉你: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你评估自己的状态和阶段,然后一步步地、有针对性地推进。如果你想要一步到位,或者直接到达终点,很可能不但无法实现,反而会导致不好的结果。

article_20160416-2_3.gif

动机是改变发生的深层推动力

James Prochaska关于改变的阶段变化模型中,还强调了内在因素对行为改变的重要作用。在改变的阶段中,有一个自始至终影响行为改变的深层推动力——动机。

动机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上说,它指的是“想要做某件事的动力”。在心理学中,它是一种内在的驱动力,会影响到行为的几大要素——发端、方向、强度和持续性,使你向着目标不断前进。动机对于目标的设定和达成至关重要:它受到人心理上对目标的渴望程度的影响,但它能够维持人们追求目标的行为。

佛罗里达州立大学教授Anders Ericsson称,动机是成就的关键因素那些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在某些事上,保持了比其他人更持久和强烈的动机。他认为,你在一件事情上做得越久,你的天赋和能力就会变得越不重要,相反,动机的影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20世纪以来,动机逐渐成为心理学家的研究对象,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就是动机的一种理论模型。一般来说,从来源上,研究者们都会把动机分为内在动机外在动机。内在动机是指来自自己内心的动机,外在动机是指来自外部世界的动机。

此外研究者还把动机分为正向、反向两种。正向动机是指以鼓励、认可、肯定等正面情绪主导的动机;负向动机则是以贬损、羞辱、威胁、不安全等负面情绪主导的动机。

结合上述两个维度,动机一共可以分为四种,它们都能以不同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行为:

·内在-正向的(Internal-positive)动机:发自内心的、鼓励我们做出积极行为的动机,比如挑战、期望、激情、满足感、自我确认;

·外在-正向的(External-positive)动机: 被外在的好处驱动,比如被他人欣赏和承认,有经济上的奖励;

·内在-反向的(Internal-negative)动机:被内心负面的感觉所驱动,比如感到威胁、害怕失败、空虚感和不安全感;

·外在-反向的(External-negative)动机:被外界可能的不良影响所驱动,比如可能不被他人给予足够的尊重,有经济或人际上的压力,来自对自己非常重要的人的压力,不稳定的生活等等。

在驱动我们做出改变这件事上,4种动机能够带来的效果也很不同:

·内在-正向的动机往往能够给我们带来内心的成就感、价值感,使我们完成和巩固整个行为改变的过程。

·外在-正向的动机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产生部分的成就感,但影响力往往是短暂的,影响范围是狭窄的。行为能否持续、以及是否能一直带来积极的情绪,依赖于他人或外界给予的奖赏、好处。

·内在-反向的动机可能会带来一些行为改变,但可能进入复发阶段

·外在-反向的动机可能会使人成功,但非常有可能进入复发阶段(被逼着做出的改变都很容易复发)。

在四种动机中,内在-正向的动机是最理想的,它会使你的目标更坚定,行为更持久,因为这种驱动力来自于你自身的强大与安全感

动机访谈,

专门针对“改变”的心理咨询技术

在心理咨询和治疗领域中,有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叫做“动机访谈”(motivational interview, MI),就是针对提高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进一步加强动机并制定计划,以此来促成行为改变的方法。它也源于对物质(最初是酒精)成瘾者的咨询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由临床心理学家William Miller首先使用。他的核心是,让被访谈的人分辨和解决自己的矛盾心理,即“既想改变,又不想改变”

“在动机访谈中,我们做这样一件事:把我们的好奇借给那个人,对方由此会开始建立起自己的好奇心,去审视他们所做的那些决定有什么代价和收益。(What we do in the Motivational Interview: You lend your curiosity tothe person so that they will develop their own curiosity to look at costs andbenefits of their decisions.)”

在动机访谈中,会强调两个方面——改变的重要性,和可以实现行为改变的信心。

对于阅读这篇文章的你,如果正处于非常想要改变的阶段,可以找动机访谈的书看看,学习相关技巧来帮自己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可能的后果,继而找寻和挖掘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最终发自内心地改变。

当我不断拓宽我个人的舒适圈时,我发现自己越来越愿意尝试做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这些改变又反过来进一步拓宽了我的舒适圈。

今天给了大家可以用来理解和评估自己的改变的理论模型,但改变的开始永远不能少了勇气。“未知、不熟悉、不在掌握中”这些都是和改变密不可分的恐惧感。还是多年前的一句摘抄:“勇敢不是不恐惧,而是心怀恐惧,仍然向前。”我有很喜欢的两个英文短语:Livedangerously & Have no limits. 虽然听起来多少有点(节操尽失)的感觉,但它传达的一种“少年大无畏,不自我设限”的状态还是深得我心。

就在此时此刻,你准备好了去变成一个让自己更喜欢的人了么?

互动:留言告诉我们,你现在最想改变的,关于你的一件事。

article_20160416-2_4.jpg
   

0/255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为您推荐
蘑菇街
Copyright © 2014-2025 森林的角落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