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网站注册用户数1918 官方QQ群:297020
本网站建立于2014年4月,历史比较悠久哟!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 > “艾德里安·阿莫”——死亡不是流浪的终点

“艾德里安·阿莫”——死亡不是流浪的终点

2019年9月27日 来源:浅黑科技

“艾德里安·阿莫”死了,这位世界排名前五的黑客只活到37岁。”

阿莫少年成名,21世纪初,攻微软、占谷歌,雅虎、纽约时报都曾遭他毒手。

几年后,阿莫陷入一场政治风波,从此销声匿迹。人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流浪的黑客”

在他短暂的一生中,有过狂放不羁,有过蜷缩与妥协。

而我今天我要讲述的,不是一名成功黑客的进化史,而是一个普通人同命运抗争的故事。

流浪的黑客“不回家”

“一个人的名字也许会起错,但外号却是绝不会起错的”

“艾德里安”是阿莫的名,可以翻译成“傍海而居的人”或者“黑色的”。

阿莫出生在波士顿,一座傍海而居的小城,他一生中大半时间都在扮演一名黑客。

或许正如他名字的释义,“傍海而居的人”,追求自由与冒险。

在我看来,这是一名Hacker的灵魂,当然,也是阿莫的灵魂。

当然,“流浪黑客”的诨号来的没这么有诗意。

时间要往回倒个17、8年,21世纪之初,年轻的阿莫喜欢在咖啡厅、图书馆这些公用场所发动黑客技能,黑掉谷歌、攻破微软,这些“丰功伟绩”都是在这些地方完成的。

换现在的话讲,这种行为叫“蹭WIFI”。

所以他光荣地得到了一枚诨号:“不回家的黑客”。

但我更喜欢叫他流浪黑客,不是因为这样显得有湿诗意,是因为流浪是他短暂一生的主色调。

阿莫端着一台苹果笔记本,戴着黑帽兜,坐在宽敞明亮的咖啡厅。

神乎其技的电脑技术帮助他黑进了雅虎、谷歌、微软。

动动手指就能轻松扳动赛博世界的杠杆,随之而来的是财源广进、名声大噪。

以上这一幕很符合人们对黑客的定义,“世界前五黑客”的头衔也支撑的起这样的意淫。

只是,现实情况并非如此。

news_20190927_1.jpeg

(通常,阿莫只是在浏览器上点点鼠标,大神连键盘都很少用)

实际上,2000年前后,美国的咖啡厅也都是大头电脑。

阿莫的确在这些公用网络上入侵了谷歌、微软、雅虎这些巨头企业,但他用到的工具只有浏览器。

这种黑客方法叫“Google Hacker”,简单说就是黑客专用的一种搜索方式。

阿莫一般用它来查找网站后台、网管的个人信息等等。所以,这位大神黑服务器只需要点点手中的鼠标。

这么做的目的不是为了钱,阿莫常常在成功入侵后,又免费帮助这些公司修补漏洞。

即使他当时没有收入,常年借助在朋友家,甚至夜宿在废弃的工厂里。

news_20190927_2.jpeg

(住处只有一张沙发和四面漏风的墙)

一个掌握了核心技术的人,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容身之所?

阿莫口述。

“从18岁到22岁的三四年间,我一直想着要去一些地方。

我可以把开销控制得很低,我喜欢把自己放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每次到这些地方,就好像那些第一次发现这些土地的前人一样,我从中体会到很多从未体会到的快乐。”

谁没有过放荡不羁的想法呢,只是流浪成为了阿莫的生活方式。

既不愿从恶,也不愿从善如流,独自在流浪中自得其乐。

“流浪”,不也是对生活的抗争。

Hacker,只关乎信仰

“信仰会烙印在你的经历里,最后成为你毕生炫耀的资本”

阿莫的一生中留下的影像资料很少,谈及自己的更少。

但在极其有限的公开露面中,有一个他总是念念不忘的故事。

2001年,阿莫入侵了雅虎新闻网站,但他既没有攻击资源库,也没有披露什么漏洞。他篡改了一则关于美方逮捕一名俄罗斯黑客的新闻。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

news_20190927_3.jpeg

图中这名俄罗斯籍男子开发了一种软件,软件的作用是帮助用户将电子书里的文档转化为常用格式。

听起来是一款造福用户的软件(作者就想要一款),并且软件只适用于合法购买的电子书文件,不存在冒犯知识产权的问题。

不料,美国政府以侵犯版权保护、意图窃取美国人的知识产权为由,将其逮捕。

阿莫觉得美国政府的行为既荒谬又可笑,打着自由的名号、盗用法律的名义,妄图拘禁一个无罪的人。

他想要帮助这名俄罗斯人,彼时,他已经将发布这则新闻的YaHoo新闻网站黑掉了,这意味着阿莫可以随意篡改新闻稿件的内容。

news_20190927_4.jpeg

(红线部分是阿莫黑入雅虎新闻添加的内容)

聪明的阿莫在原本的新闻稿件中加入了一句话:“可能被判死刑”。

他清楚美国民众看到这样的酷刑一定会引发关注,那样的话,面临着舆论指责政府就不能肆意妄为。

最终,美国政府顶不住舆论的压力,这名俄罗斯黑客被释放。

有了这次成功的案例,阿莫开始越来越多的关注新闻,经常偷偷用他的方式打破规则、撬动杠杆,帮助那些遭遇不公平的人。

或许你会觉得,一个合格的世界头号黑客应该像凯文·米特尼克一样,在FBI的网络中杀个七进七出;

又或者像那些“匿名者”,默默操控着暗黑赛博世界的生存法则,来也无影去也无踪。

恐怕你的确找不到任何一个有名的黑客,会像阿莫一样,会对新闻如此执着。

这段经历,可能是阿莫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他的自由意志获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只是,这种“社会警察”一样的角色注定不会维持太久。

“流浪”的日子终有尽头

很长一段时间里,阿莫沉浸在他的角色里,继续在各个城市流浪,肆意修改网站中的新闻内容。

渐渐地,阿莫心中对自由的界限,变得模糊起来。

或许,黑客的方式总会冒犯其他人的自由,终于,阿莫肆无忌惮的行为招来了祸端。

他肯定没想到,这一次会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2002年2月,阿莫入侵了《纽约时报》的网络,堂而皇之的在多篇文章投稿人中加入了自己的名字,同时掌握了这家公司大量员工的个人信息。

具体为何这么做,伴随着阿莫的死已经无从得知,但是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这件事情本身并不光彩,可以说是盗取。

在跟阿莫的交锋中《纽约时报》发现了他的真实身份。

从此,阿莫被FBI通缉,他的流浪生活变成了无穷尽的躲藏与逃避追捕。

当然,也有好的方面。

FBI的通缉令让阿莫清醒了很多,在逃亡的日子里他又重新做回“白帽子”,向微软和其他公司提交了很多安全漏洞,并且积极帮助这些公司修补。

但FBI的通缉令就像是达摩克利斯之剑,不论阿莫怎么做好事,这把剑始终悬在他的头顶。

阿莫开始明白,这件事不解决,他就做不回之前那个自由的人。

他需要为自己错误的行为付出代价。

2003年,阿莫选择结束逃亡生活,向FBI自首。等待他的是65000美元的罚款,以及6个月的家庭拘禁。

和一切俗套的故事情节一样,阿莫开始从良了。

在家拘禁的6个月时间,阿莫学习了新闻,拘禁期过后又顺利的成为了一名记者。同时他还在一家为政府情报机构担任了威胁分析师。

如果故事顺利发展,他可能会一直为政府机构效力,并且成为一名十分出色的记者。

但是,命运又一次将他拉扯到漩涡中央。

“出卖”

漫长的拘禁期过后,阿莫加入了一家名为“警惕计划”的组织,担任“敌对力量描述”分析员,说白了就是帮政府搜集情报。

阿莫不再流浪,他有了正当的职业。

在这段时间里黑客社区成了他的归宿,他常常把自己的技术经验发布到网上分享,许多黑客爱好者崇拜阿莫的技术,把他当成精神领袖。

news_20190927_5.jpeg

曼宁是前美军情报分析员,在论坛结识阿莫后,他们保持了很长时间的联络,双方互相交换情报,偶尔切磋一下技能,总之两个好基友的关系非常不错。

直到2010年,阿莫做了一件令他终生后悔的事。

这年4月份,阿莫的工作非常忙,“警惕计划”在全力调查一名泄密者。

事情的缘由是这样的:

4月5日,维基解密披露了一段战斗录像,视频中美国大兵驾驶着直升机射杀了逃亡的伊拉克平民。

(请为那些在战争中无辜逝去的生命默哀)

视频一经发布,人们积郁已久的反战情绪被瞬间点燃,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抨击,美国政府夹在中间百口莫辩。

其间的斗争和纠葛放在一边不提,FBI拼命想要挖出泄露情报的“罪魁祸首”。

作为政府的拥趸,阿莫效力的“警惕计划”组织不遗余力地展开了调查。

不幸的是。

阿莫是唯一一个,身处搜捕队伍中却又了解真相的人。

news_20190927_6.jpeg

好友曼宁向他和盘托出,其实曼宁在为维基解密工作,而那段美军射杀伊拉克平民的视频正是曼宁透露的。

知道真相后的阿莫十分纠结

他心里认同曼宁的做法,认为军方的确做了错事,应该为此负责。

但另一个声音又告诉他,曼宁切切实实的触犯了法律,他犯的是“叛国罪”。

而且“警惕计划”的同僚们正在“抓耳挠腮”的寻找这个泄密者,怎么选择?是和盘托出还是缄口不言?

经过那段逃亡生活,阿莫实际上已经无法判断曼宁的行为是不是对的,甚至,他其实也不知道黑客口中对自由的捍卫是否正确。

news_20190927_7.jpeg

(因遭到阿莫举报,曼宁被美国政府逮捕,判刑35年)

时任“警惕计划”主管切特·尤伯是个老油条,阿莫的异常没逃过他的眼睛。

旁敲侧击下,尤伯从阿莫的父亲处得知,阿莫已经确定曼宁是视频的来源。尤伯当即告知了美国政府,阿莫没有选择,只能选择配合调查。

期间有这样一个细节,阿莫在与政府官员见面前打电话给尤伯。

电话中阿莫说,“我对告发曼宁的决定感到非常后悔”

尤伯告诉他,“你没有任何选择,你必须这样做。”

当我看到这段对话时,心里竟然有些悲凉。

从出卖曼宁的这一刻开始,他失去了朋友,美国民众把他视为美国政府的鹰犬,黑客社区为此鄙视他。

最重要的是,他心里对自由的坚持彻底被瓦解了,但这是个不挽回的决定。

谁都没权利评判功过对错,只是从此之后他陷入了无法抑制的悔恨与自责中。

那个无比信奉自由的阿莫,那个为解救其他黑客能奋不顾身的阿莫,被迫离去了。

这一次,阿莫没有选择流浪,但是他遭到了整个黑客世界的流放。

事件平息后,2010年7月,阿莫因患自闭症、孤独症,住院治疗。

沉默中的谢幕

2018年,3月17日,阿莫死在美国中部堪萨斯州的一个小县城,距离他的出生地波士顿2334公里。

阿莫的流浪最终定格在2334公里的旅程上。

在阿莫生命中的最后那几年,网络上已经搜索不到任何关于他的信息。

人们更喜欢关注热点,没多少人会在意一个没落的黑客如何渡过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时光。

相比起来,《天才黑客37岁英年早逝》,这样的标题更能引起人们的注意。

只是,逝者如斯。阿莫生前没有太多传奇故事,我把仅有的一些串联起来最终得到一个落寞收场的结局。

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结局是这样的。

……

……

……

一个清晨,阿莫从一处废弃工地里醒来,简单收拾一下行囊,径直走向了街角的咖啡厅。

咖啡厅的老板不喜欢他,因为连续三天他不点喝的,只是来占用店里的电脑。

“……黑客被无罪释放”,看到这样的消息,阿莫满意的笑了笑,随后站起了身。

咖啡厅的对街是长途车站,出门后阿莫随意踏上一辆大巴,

“这一次的目的地不知道会是哪儿,该不是波士顿吧?”阿莫心想。

其实,流浪了这么久,他有点想家了。

news_20190927_8.jpeg

(愿他在天堂重获自由)

   

0/255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为您推荐
趣网商城
Copyright © 2014-2024 森林的角落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