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网站注册用户数1476
如果你看不到完整的标题,别气馁,试试将光标移到它上方!
您的位置: 首页 > 转载 > 杂谈 > 怎么都打不起兴趣做事,可能是自己在对自己念咒语

怎么都打不起兴趣做事,可能是自己在对自己念咒语

2014年3月19日 来源:知乎

一个咒语的诞生

作者:李松蔚

在临床工作中,我已经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希望我诊断并治疗「缺乏兴趣」的苦恼。委实说,这种情况相当棘手。当事人带来一项明确的主诉:对任何事(或人)都无法产生有活力(或高强度)的关注,由此造成了多种令人不满意的后果。当事人通常将其烦恼一股脑儿地归纳为:「有某些客观因素妨碍了兴趣的产生」。他们亟盼解药,否则担心自己会对生活「放任自流」。这种担心其实有点过虑——在我看来,一个人肯花时间花钱求助心理咨询,就说明其生活态度还是足够警醒的。

「做什么都只有三分钟热度,不想再这样下去,一事无成。」

兴趣感减退可能是抑郁发作的症状之一。但是毫无疑问,找我求助的「缺乏兴趣」者并没有抑郁的表现(虽然他们自己有时是这么怀疑的),他们也并非「过去曾经很有兴趣,现在一丝儿活力都没有了」。倒不如说从来没有对什么感兴趣过。

「从小到大都没有发自内心地想做什么事,从学习到工作到恋爱。」他们抱怨。

诊断书里找不到相关的症状条目,但它又实实在在地难倒了一些人。我只好恳请这些当事人多提供一些资料,帮助我理解他们自身的困境。我首先感兴趣的是:这些从来没有产生过兴趣的人,是如何产生对「兴趣」这一概念的理解的呢?

就像一个「从来没爱过」的人,该如何判断某种感情是不是「爱」呢?

我问他们:你怎样理解「兴趣」这个东西?这概念是怎么得来的?

他们说:没法理解那是什么,我们从来没有这样的经验。

这不对。比如一个人吃过若干蔬菜,我们问他有没有吃过土豆,他必须先理解土豆是什么东西,什么颜色,什么味道,什么口感,才能在他的经验库中进行检索。这个人如果笃定地回答:没吃过!那他肯定从别的经验中有过对土豆的认识。

所以我换了一个问法:一个人处于什么样的状态,在你看来就是有兴趣的呢?

这一次的回答就清楚多了:专注的,充满热情的,发自内心的,兴奋的……

还有一位来访者的回答最有意思:能指引一个人在某件事上最终获得成功的,他说,就叫兴趣。他还举了乔布斯的例子。乔布斯是天才吗?当然。但他必须也对工艺美学抱有兴趣,兴趣指引他最后设计出伟大的产品。——用结果定义原因。

根据这种定义,兴趣就是一种「使人专注,充满热情,并指引其获得成功」的元素,缺乏这种元素,一个人当然就很难专注,失去热情,只能在外部动机驱使下做事……最终一事无成。但这只不过是无意义的循环论证,等于是说:土豆吃了会感觉到饱,吃了会感觉到饱的就叫土豆。我惊讶地发现,就在我本人的经验里,「兴趣」看上去曾经是一团扎扎实实的,明明白白的感觉,但是凑近了看,它也只不过是一组外显的行为表现和情绪反映的关系网。线条与线条中间是什么?什么也没有。

单从定义出发,我们完全可以把它换成别的名字,叫做「天赋」、「命」、「祖师爷赏饭吃」……它们同样可以「使人专注,充满热情,指引其获得成功」。但这种替换不过是无聊的文字游戏。这表明概念本身并没有功能。如果「兴趣」就是通向「专注热情成功」的桥梁,那我们何不抛弃掉这个名词,直接讨论「专注热情成功」?只要当事人专注热情又成功,根据他们的定义,不就等于有兴趣了么?

所以我就请来访者举一个事例,来呈现他试图「专注热情成功」(或者按他的说法:保持兴趣)的努力,是如何一步一步失败的。我认为直接观察过程本身,会远比讨论「兴趣」更实用。以下是我们的对话。照例是虚构的,但相当有代表性。

来访者:比如我背单词这件事,一直都是靠外部动机,找不到兴趣。

我:「跟我具体讲一次你背单词的过程。」

来访者:「每次都一样,就是没有兴趣,不得不翻开单词书……」

我:「等一下,你刚刚说没有兴趣?那是什么,在哪一刻体验到的?」

来访者:「是的。」

我:「具体是怎样的体验?」

来访者:「烦躁,乱,疲倦,一动也不想动。」

我:「在翻开单词书之前,这种体验就已经冒出来了?」

来访者:「是的,然后翻开书,发现……」

我:「我们先慢一点,就在这里。之后的过程我大致都能想象,重点还是放在这里:翻开书之前,你已经有了烦躁的体验。可以回顾一下那个体验吗?」

来访者:「不用回顾,现在就有。」

我:「现在就觉得烦躁?」

来访者:「是的,胸口憋闷,头疼。」

我:「这种体验是在什么时候出来的?」

来访者:「就在刚才,就在说到背单词这件事的时候。」

我:「也就是说,你一说到背单词这件事就有了不好的体验?」

来访者:「是的,很明显。」

我:「在那一刻有什么样的想法出现吗?」

来访者:「想到它就头疼。坚持过很多次,没有一次让人愉快。不知道这种事有什么意义。死记硬背是我最讨厌的事,我不是这块料,只能强迫自己忍耐。」

他的自动化思维大量涌现出来,每一条思维都指向负面的情感。」

我:「这件事唤起了很多负面的联想。」

来访者:「我对它从来就没有天份,没有热情,没有兴趣,怎么做也做不好。」

最后一连三个「没有」,表达的其实是同一种意思,即:事情还没有开始,我就已经预感它不是我的菜,这件事情注定不会好。与此同时,不好的情绪(包括躯体感受)已经悄然而至。背着这样的包袱,整个过程自然充满煎熬,专注热情统统谈不上了,也很难指望最后能有什么积极的成果。这就证实了来访者一开始的预言。

理解到这一点,结合认知行为的理论,对这种情况的「治疗」也就有了思路。来访者有两条未经检验的信念:「我对这件事不感兴趣;不感兴趣就做不好」。正是这两条信念催生出后续的一系列负面反应,其结果又为自身提供了更多的证据。

但是仔细琢磨这一过程,这件事真正有趣的地方,还不在于认知行为的解释。

而是「缺乏兴趣」这一概念,究竟是怎样潜入来访者的话语体系的?

在与上述例子相似的对话中,我反复意识到:尽管我总在试图抛开「兴趣」这一循环定义的概念,来访者却无论如何也不肯丢下与它相关的想法。在整个对话过程中,它如同一个无孔不入的幽灵,一道挥之不去的阴影,牢牢把握着来访者的思想和情感:「你又跑题了,我关心的不是背单词,而是对所有事物都不感兴趣。哦不,你说得有道理,但我只想知道为什么没兴趣。心烦?那当然,因为我缺乏兴趣!」

匪夷所思的是——前面我们说过——这东西明明只是一个概念!

它不过是从「我」到「专注热情成功」之间的一组关系而已。没有形状,没有重量,更没有赖以存在的实体。但是借着语言的力量(譬如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就鼓胀起来,活跃起来,有了自己的精气神儿,不但进入书本和日常的对话中,还进入许多人的心里。在那里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越发地具有了实体,影响人的情志,进而不断获得自身存在的证据,终于理直气壮,栩栩如生,伸手可触。

现在它已经不再是一个概念了,而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你甚至可以找到这样的量表,填写自己平时感知到的,对于不同事物「兴趣」如何。这个量表再把计算后的结果反馈给你:你的「兴趣」在这个方面有多少,在那个方面有多少。

这让我想到,如果我们把同样的这组关系叫做「命」,我们是不是也会感知到,这种叫「命」的东西也在实实在在地主宰我们的人生,证据确凿?——我没有学习的命,所以我一学习就难受,所以我什么也没学,所以你看:我没有学习的命。

一个人陷入这样的怪圈里,大概最后只好求助于巫师。

你不能说,「命」是一个迷信的概念,而「兴趣」就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充其量只能说,围绕「兴趣」所进行的活动比围绕「命」所进行的活动更具有科学性而已。概念只是概念,是对于事物之间关系的命名,它们不具备实体,也就不会因为名字不同而产生本质的差异。它们被关系所定义,而不是定义关系。莫里哀的戏剧里,曾经描述过一次对博士的面试。面试官要求申请者说明鸦片为什么会使人睡觉,一位申请者用不正规的拉丁语得意洋洋地回答:「因为鸦片中存在一种催眠原则。」

后来,贝特森就把这种对行为的循环描述称为「催眠原则」。它和传统意义上的催眠其实颇具异曲同工之妙。当人们把一次简单行为的原因说成是从行为名称中派生出来的某个抽象词汇时,我们就创造了一个「催眠原则」。比如,某人不工作也不吃饭,我们把这些行为描述解释为「抑郁症」的结果。然后,什么是抑郁症呢?就是包括了不工作不吃饭在内的一组症状。这种术语的再循环并不构成有效的解释。

贝特森认为,这种命名会导致不幸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能认清这些概念的真面目,把它们看作实体,那么它们就会顺理成章地变成实体,结果让那些不合意的自我实现的预言永久保持下去,对自己发挥效力。——当然,未必全是坏事,也可以通过同样的过程产生并维持积极的自我暗示。但是想到这样的可能,我仍然忍不住一身冷汗。事实上这种循环定义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还不知有多少。譬如领导力,譬如情商,更不用说我一直反复吐槽的拖延症和意志力(延迟满足能力)。也说不定还有许多我未觉察到的催眠原则,正在此刻对我发生作用。我们置身在一个咒语的国度中。—???是想到这样的可能,我仍然忍不住一身冷汗。事实上这种循环定义的概念,在我们生活中还不知有多少。譬如领导力,譬如情商,更不用说我一直反复吐槽的拖延症和意志力(延迟满足能力)。也说不定还有许多我未觉察到的催眠原则,正在此刻对我发生作用。我们置身在一个咒语的国度中。——通过命名一个词汇而对一个人造成实在的影响,这就是咒语的由来。

   

0/255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为您推荐
薇诺娜
Copyright © 2014-2024 森林的角落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