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明显对自己有益,为什么却无法去做?
过度训练:反而越练越弱?
“害怕悲剧重演,我的命中命中,越美丽的东西我越不可碰。”王菲这句经典的歌词,是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的经典心理表现。
语音信箱 我的老朋友 (笑声) 我又打了技术支持电话 我没听老板的警告 在周一早上打的 现在已是晚上 我的食物先变凉 - - 继而发霉
这三个小球是三种平衡的状态。左边这个小球是稳定的,如果它被挪动一定距离,只要这段距离不是太远,它都能恢复原状。中间这个小球无所谓稳定不稳定,如果它被挪动一定距离,它可以在新的地方安居乐业。右边的这个小球是不稳定的,哪怕稍微轻轻的碰一下,它也会一路滑落,再也回不到最初的地方。
通俗地讲就是,在你学习的时候,大量的相关信息从长时记忆(long-term memory)提取出来进入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在工作记忆中,这些信息被快速加工处理,你会感受到一种信息的“流畅感”;
一位企业家从40岁开始,每天拿出两小时练画。退休两年后,他办了第一场个人画展,实现了儿时做画家的心愿。
在临床工作中,我已经遇到过好几次这样的情况:希望我诊断并治疗「缺乏兴趣」的苦恼。委实说,这种情况相当棘手。当事人带来一项明确的主诉:对任何事(或人)都无法产生有活力(或高强度)的关注,由此造成了多种令人不满意的后果。
比较容易想到的答案是:用脑也是一种劳动,也消耗能量。确然如此,人脑消耗的能量非常惊人。但是就我的经验来说,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差异:我在办公室坐一天,和我在咨询室坐一天,包括我讲课时站一天,同样用脑,疲倦程度是极其不同的。
曾粗略读过一个北京白领调查,说其中的业余时间读书比例大概是35%。当然这个数值或高或低都不是我想要探索的。